摘要
效率与数据准确性直接决定企业订单履约速度与运营成本。然而,传统仓储作业常陷入多重困境:入库清点慢、库存数据失真、拣选易出错,且复杂仓库环境(如高层货架、角落)易导致设备网络断连。针对这些痛点,东集小码哥 CRUISE2 5G Pro 手持终端PDA凭借 AI 识别、5G 高速连接、长续航三大核心优势,为仓储入库、盘点、拣选全流程提供高效解决方案。
一、入库上架:AI+5G 双加持,破解 “清点慢、货位错” 难题
到货清点是仓储首道关卡,面对大量 SKU 及污损、褶皱、高密度条码,传统手工记录或普通扫描设备不仅效率低,还频繁出现误读、漏读。东集小码哥CRUISE2 5G Pro手持终端PDA搭载的 AI + 扫描技术,可精准识读各类复杂条码,最小支持 3mil 精细条码,大幅缩短人工核对时间。
清点完成后进入上架环节,工作人员通过设备实时接收上架任务 —— 依托 5G+Wi-Fi 6E 双网络保障,货位信息能秒级下载与确认回传,彻底避免因网络延迟导致的货位错放,真正实现 “到货 - 清点 - 上架” 无缝衔接,让入库效率提升 40% 以上。
二、库存盘点:AI OCR + 长续航,应对大规模盘点无压力
无论日常循环盘点还是年终全库盘点,传统方式常受限于 “扫码慢、续航短、数据不同步”:人工转录数据易出错,设备没电需频繁充电,弱信号区域数据难实时上传,导致盘点周期长、结果不准。
东集小码哥CRUISE2 5G Pro手持终端PDA的 AI OCR 技术将识别速度提升 2 倍,扫码后数据直接同步至仓储系统,省去二次转录环节,错误率降至 0.1% 以下;5000mAh 大容量电池结合 AI 省电技术,可支持长时间连续扫码作业,轻松应对万件级库存盘点;即便在高层货架区、仓库角落等弱信号区域,设备仍能保持稳定连接,确保盘点数据实时上传至后台,管理层可即时掌握真实库存,为采购、补货决策提供精准依据。
三、拣选出库:替代纸质单 + 人体工学,降错提效双管齐下
传统拣选依赖纸质拣货单,易丢失、污损,且人工核对耗时长,错发、漏发率居高不下。东集小码哥CRUISE2 5G Pro手持终端PDA彻底替代纸质单据,操作员通过高清大屏清晰查看拣选任务(支持按单拣选、批量拣选两种模式),AI 扫码技术确保每一件商品精准匹配订单,拣选准确率提升至 99.9%。
在复核包装环节,工作人员快速扫描包裹条码,系统即时与订单信息核对,进一步杜绝错发、漏发;同时,设备采用轻薄人体工学设计,重量仅 280g 左右,长时间握持不易疲劳,间接提升拣选作业效率。
四、设备管理:EMM 系统 + 以旧换新,降低运维成本,加速数字化升级
高效的仓储作业离不开稳定的设备管理。东集 EMM(设备管理系统)可对全仓库 CRUISE2 5G Pro终端设备进行批量部署:支持设置 “仓储作业专属安全桌面”,锁定无关应用,避免设备被挪作他用,同时防止非作业软件占用系统资源;当设备出现软件故障时,IT 人员通过 EMM 远程诊断、抓取日志,无需现场排查即可解决问题,缩短故障处理时间,大幅降低运维成本。
此外,东集推出 “以旧换新” 活动,企业可将旧款手持终端置换为 CRUISE2 5G Pro—— 不仅能以更低成本享受性能提升的旗舰设备(扫码速度、网络稳定性、续航能力均实现跨越式升级),还能优化现有设备资源,助力仓储数字化升级一步到位。
东集小码哥CRUISE2 5G Pro 以 “AI 扫描 + 全场景稳定连接 + 长续航” 为核心,深度覆盖仓储管理核心流程(入库 - 盘点 - 拣选出库),既解决传统作业的效率与准确性痛点,又通过 EMM 系统简化设备管理。结合 “以旧换新” 的升级路径,为企业构建了 “高效作业 + 低成本运维 + 快速升级” 的移动化仓储平台,助力企业降本增效,加速仓储数字化转型。
多年来,东集一直专注于RFID读写器、固定式读码器、手持终端PDA、工业扫码枪等产品的研发,结合工业级4G/5G终端领域的丰富设计经验,凭借强可靠的产品力和高效的服务力,我们的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、零售电商、物流快递、医疗卫生及公共事业。
- 5G 全时在线 + AI 扫码!东集小码哥CRUISE2 5GC 手持终端机重塑景区售票体验2025-10-09
- RFID资产盘点神器东集AUTOID UTouch 2-S RFID读写器,省时省力防遗漏2025-10-09
- 东集AUTOID UTouch 2-S RFID读写器,确保航空行李分拣零失误2025-10-09
- 东集小码哥CRUISE2 5G Pro手持终端PDA:仓储拣选告别纸质单,AI 扫码 + 高清大屏,准确率达 99.9%2025-10-09
- 东集AUTOID UTouch 2东集AUTOID UTouch 2-S手持RFID读写器,驱动门店数字化高效运营-S手持RFID读写器,驱动门店数字化高效运营2025-09-29